教學成果
為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與第二專長的養成,自108學年度起,學校規定四技新生須於畢業前修畢至少一門所屬學院內(或經學院同意之跨院)開設的(微)學分學程,並完成一門數位科技微學分學程。此舉旨在整合教學資源,拓展學生學習領域,強化其職場競爭力。110至112學年間,共有1231人次申請修習學分學程,最終有484人次順利取得證書。學分學程除可補足學生專業知識的不足,也有助於多元能力的發展,成為學生進入職場前的重要實務基礎與能力加值途徑。
管院透過三創課程與活動設計,由老師引領學生做中學進行創意商品設計與發明,三年間共獲54項專利,其中有17項為發明專利,凸顯管院師生在三創教育的應用成果。
在學術研究方面管院教師研究著作三年共出版期刊論文65篇,其中SSCI或SCI 等級期刊論文32篇,EI等級期刊論文8篇,研討會論文共101篇。
截至112-2學期,學校共開設98門微學分課程,由院內教師與業師協同授課,總選修人次達5221,顯示微學分課程深受學生喜愛,能有效激發學習動機。學生回饋調查中,各指標平均分數皆超過4.0,顯示學生普遍肯定此課程設計,並透過修課探索個人專長,對廣域知識展現高度興趣,顯示微學分課程具備延伸學習深度與廣度的成效。
本校鼓勵專題成果對外參加競賽,並給予材料和交通費等補助,歷年學生參與競賽獲獎之統計,累計共獲得191個獎次。
本校制訂「實務專題、專題製作、專題研究及畢業設計」實施辦法,提升專題製作之教學成效,並增進學生之實作創新能力。各系將「專題製作」列為必修課程,且邀請業師指導專題製作和成果考評,期使學生專題能與業界需求結合,專題產出的應用層面能夠擴展到業界。
管院近3年執行產官學合作計畫如下表,總件數為157 件,金額約2900萬元,其中科技部研究計畫有9件、政府部會計畫有43件,私人企業的產學合作案有105件。